王歧山在贵州检查工作时强调,纪检干部要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纪检干部作为“护林”行动的生力军,必须自身过硬,才能当好党内政治生态“护林员”。
打铁还得自身硬。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这句通俗易懂、语重心长的话来告诫全体干部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这是总书记对全体党员干部的殷切期望,更是对纪检监察干部的严肃要求。
“治人者必先自治。”纪检干部肩负着监督执纪问责的重任,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必须坚持正人先正己,做到思想、作风、能力和形象都过硬,才能履行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使命。
锤炼党性修养,做思想过硬的明白人。纪检监察机关的性质、特点和所担负的职责、任务,决定了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思想政治上必须对自己有更高更严的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在事关方向、事关原则的问题上站稳立场,在大是大非面前和关键时刻旗帜鲜明,做到了解大局,围绕大局,服务大局。当前,就是要认真贯彻党中央、省、市、县的决策部署,以纪督政、以纪促政,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作出积极贡献。要增强宗旨意识。不忘初心,牢记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纪检监察干部“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宗旨,坚持执纪为民,把群众支不支持、满不满意作为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围绕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跟进监督,有效解决发生在党员干部身上、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要维护政治纪律。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首要任务是维护好政治纪律,纪检监察干部更要强化政治纪律、维护政治纪律,督促全体党员干部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自身更要加强党性体检、千锤百炼,经常对照“七个有之”检验自己、监督别人,确保全体党员干部任何时候向党中央看齐。
坚守责任担当,做能力过硬的贴心人。纪检干部还得具备“火眼金睛”、“抽丝剥茧”的过硬本领,才能有效维护全县的政治生态,才能真正当好群众的贴心人。为此,要在业务学习上下功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各类党纪党规就是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的利器,必须经常学习、经常磨炼。要通过自学、培训、竞赛、测试等方式,使纪检监察干部对党纪法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依纪依法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要在正风反腐上显身手,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是惩治腐败的有效手段,也是纪检监察干部综合能力的充分体现,必须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善于发现党员干部这个森林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点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干部、扶贫领域向民生资金伸手的案件。同时,准确运用“四种形态”,践行“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坚持宽严相济恰当处理,旗帜鲜明地为实干者鼓劲、为改革者撑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要在源头治本上求创新,查办案件不是目的,要充分发挥查处案件治本功能,在源头治本上求创新。善于从查办的案件中找到病原物,深入分析会诊,然后对症下药,如我县通过开展民生监督整治铸廉三年行动,发现大多数民生案件的病原物就是对民生项目资金不公开、不及时、不全面公开,为此,我县创新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三定三查三公开”工作,划定村两委、乡镇党委政府、涉农主管部门三级职能,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检查、民生监督组监察、县纪委巡查,促进了村级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民生项目资金发案率逐年下降,广大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满意度不断提高。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善于在开展警示教育、丰富廉政文化、健全专项制度等方面谋求创新,着力在党员干部不能腐、不想腐上取得治本成效。
上一篇:在十二届县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
下一篇:蒋兴勇坚如磐石深化监督执纪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