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推进、服务、保障脱贫工作任务的落实作为全省民生监督的主要任务,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努力做到精准监督、服务攻坚。”日前,省纪委监察厅召开的全省民生监督工作会,启动了新一轮民生项目专项监察,释放了严惩扶贫领域腐败,精准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强烈信号和坚定决心。
我省是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脱贫攻坚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中的“短板”。493万农村贫困人口能否如期脱贫,直接关系到我省能否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将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日益加大,千方百计让贫困地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为保障量大面广的民生资金项目精准落地,真正惠及于民,发挥扶危济困作用,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创新工作机制、转变执纪方式,分领域、分步骤集中整治民生领域和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仅2015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就查处民生领域案件10238起,党政纪处分10640人,移送司法机关667人,涉及金额7.86亿元。
铁腕整治有力震慑和遏制了心存侥幸的基层干部,也倒逼相关责任主体加强民生资金监管和反腐败工作。通过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责、以案促教,强化了民生领域和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围绕民生资金这块“大蛋糕”,“眼红”的“苍蝇”仍然不少,监管的薄弱环节仍然存在,民生资金被“拐骗”的风险仍然处在高位。这些问题,必然制约扶贫项目和资金的精准到位,降低扶贫政策和资金的效力效果,导致精准扶贫走偏、受阻,影响脱贫攻坚任务的如期完成。
当前,离“2020全面脱贫”的期限已不足5年,全省各地的扶贫任务异常繁重,形势十分严峻。在这场“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脱贫攻坚硬仗中,纪律保障举足轻重。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职责定位、把握工作重心,继续以专项监察为抓手,深化、规范、提升民生监督工作,以精准监督为脱贫攻坚这场不能输、也输不起的攻坚战提供纪律保障。
精准监督,要在抓牢主体责任“牛鼻子”上再下功夫。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各级党组织。要靠基层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求党员干部靠作风吃饭、靠实干取胜,真正把中央的好政策落到贫困群众身上。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压力传导到县乡、责任压实到基层,推动县乡党委发挥关键作用,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特别要推动县委书记这个“一线总指挥”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监督,“零容忍”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凡是敢向民生资金伸手就决不客气,谁碰扶贫资金“高压线”,就拿谁是问,坚决做到“法不留情、刀下不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