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不廉洁, 关键看过节。 经过持续3年多的正风肃纪, 干干净净过节的风尚渐成气候。 但从以往经验来看, 节日期间往往是 "四风" 问题的 "拥堵点" 。 一盒月饼、一提茶叶、一次饭局, 看似简单的 "人情往来", 却很可能是触碰纪律底线的 "微小起点" 。如若任其发展, 定会 "摊上事" 。 为此, 党员干部要格外绷紧纪律这根弦, 划清习俗与纪律、人情和法规的界限, 让每一个节点都成为作风建设的 "加油站" 。 那么, 党员、干部要如何过中秋、国庆才不会 "摊上事" 呢?
【吃】
不要违规吃请
【案例】违规公款吃喝 乡长被查处
2015年4月, 铜仁市万山区下溪乡计生办迎接上级部门计划生育工作检查结束后, 经请示原党委委员、副乡长蒋杰 (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分管下溪乡计划生育工作) 同意, 该乡计生办全体干部11人和蒋杰用公款在铜仁市碧江区某餐馆聚餐吃饭, 随后到KTV唱歌、宵夜、住宿、早餐, 共计消费2607元。 2016年6月, 蒋杰受到行政警告处分。
【点评】公款姓公, 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 蒋杰用公款 "犒劳"下属, 美其名是为了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 实则是触碰纪律的"底线" 。 这种行为, 当禁。 违规吃请, 吃掉的是干部的责任心, 滋生铺张浪费的风气, 败坏党风、民风和社会风气, 损害党的形象, 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当前, 违规吃请 "花样百出" 。 在吃的 "名目"上:以工作联络、工程验收、人员调整、学习培训、考察调研、召开会议等名义违规公款吃喝; 同城部门之间相互公款吃请; 在考核、检查等工作期间接受被考核、检查单位宴请; 利用职务之便接受下级机关、事业、企业或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单位和个人宴请或报销用餐费用; 超标准宴请、超范围接待; 在吃的"方式" 上, 由明转暗、由地上转入地下, 利用培训中心、招待所、机关食堂、疗养院等搞奢靡享受、吃喝玩乐... 今年中秋、国庆期间,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对违规出入隐秘场所、组织隐秘聚会, 潜入地下、改头换面的, 从严监督、从重处理。 同时, 追究提供场地、经费和报销便利的相关单位及个人责任。党员领导干部头脑中应时刻绷紧不要违规吃请这根弦, 无论是在节假日, 还是日常, 哪些吃请不能为, 不妨多问自己几个问题。 在哪吃? 跟谁吃? 吃什么? 谁买单? 会不会有不良影响? 不该吃的坚决不吃, 不要心存侥幸、以身试纪。
【行】
严禁公车私用
【案例】国庆期间公车私用 社会事务办主任被严惩
2015年国庆节期间, 贵阳市南明区民政局社会事务办主任胡晓庆根据工作安排, 驾驶贵AL0697公务车辆对全区11家民营养老机构进行安全检查, 加班之余使用公务用车办理私事。 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