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政风

贵州江口“五零”工作法强化作风建设
时间:2013年08月28日 信息来源:党风廉政建设网 作者:何军 浏览量:

贵州省江口县实行“五零”工作法,不断促进作风建设上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同步小康提供纪律保障。 

落实工作“零折扣”。为切实提高执行力,该县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契机,深入开展效能建设行动,坚持“四治四提”。即:治“庸”提能力,重点整治党员干部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精神不振、状态不佳,工作落实不力,甘当“太平官”等;治“懒”增效率,重点整治党员干部效率低下、敷衍塞责、干劲不足,忙于迎来送往、接待应酬等;治“散”正风气,重点治理党员干部在编不在岗,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时间上网炒股、看电影、玩游戏等;治“奢”得民心,重点整治党员干部违反 “八项规定”,讲排场、比阔气,假借名目变相旅游,会议和各类活动过多过滥和公车私用问题等。切实加大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破坏经济发展软环境行为的问责力度,全力营造人人高效率、事事快节奏、件件求实效的氛围。

服务群众“零距离”。71间干群连心室、279名驻村干部、5000户对口帮扶、8000张“干群联心卡”,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该县投入611.3万元,建成干群连心室71个,在全县各单位遴选驻村干279人,组成驻村工作组入驻71个行政村,为方便群众办事,发放印有驻村工作人员联系电话和县纪委监督举报电话的“干群连心卡”8000张。同时,与5000名贫困党员、生活困难群众、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截至目前,共走访群众1万余人次,征意见和建议539条;开展“住夜”活动1548次,帮助解决难题417个;引进帮扶项目116个,建立专业合作社10个,培养种植养殖专业户460户,落实项目及帮扶资金达217.4万元。

办理业务“零投诉”。充分利用电子监察系统,强化对办事大厅服务窗口的监管。深入开展行政审批项目清理,进一步压缩审批事项,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压缩20%,在县行政服务中心增加3个服务窗口、3个分中心,提高了办事效率。在全县9个乡镇建立便民服务站,在71个行政村成立便民服务站,实现便民服务全覆盖。建立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度,请办事人员对服务窗口进行测评,每月根据测评情况评选“服务之星”、“服务标兵”各1名,并作为干部评先选优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截至目前,累计受理业务23950件,办结23928件,办结率为100%,;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共受理7654件,其中办结7647件,办结率为99.9%。做到便民、高效、优质服务。

风险防控“零盲点”。深入开展“一查二卡三防控四承诺”工作,印发《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手册》,通过梳理权力清单、评估风险等级、规范权力运行、加强风险预警、强化考核追究 等环节,全面查找风险点,界定风险等级。同时,根据不同风险等级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监督检查考核办法,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等措施,依托预警、防控、考核、整改四个环节的循环管理机制,形成“内控防范有制度、岗位操作有标准、事后考核有依据”的风险防控管理体系。截至目前,全县新查找廉政风险点1543个,公开承诺906人,制定防范措施895条。

责任追究“零容忍”。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若干规定》和《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加大明察暗访力度,通报违反规定的典型案例23件,涉及副科级以上干部9人,一般干部25人,其中1人违规操办满月酒,3人违规乱收费,5人上班时间看电影,14人上班时间打麻将,1个单位公款大吃大喝。对3名乱收费并私分的干部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对文广局公款大吃大喝给予局长党内警告处分。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128人,清退60人,行政开除6人。“三公”经费开支较去年同期减少近三分之一。

 

分享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