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江口县政务办事大厅一片忙碌,工作人员正在忙着给投标商的公共资源交易事项按法定程序进行报名,为居民办理户口、老年证、残疾证、医保等……尤其是在市场监管局窗口,不少个体商户正在办理经营证照。据介绍,在春节期间,该县市场监管局组成4个工作组,分别到十个乡镇的2800多户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和旅游山庄走访,把服务送上门。
“龙井社区地处江口城乡结合部。以前办理就业、医保等事项要去街道、县里,跑上忙下办一件事,少则十多天,多的要一个多月。现在在社区,民生服务的一揽子事都可以直接办理。”龙井社区党委书记杨建英介绍说。去年以来,江口县创新体制机制,实行“竞争择优上岗”,使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下沉2400余名机关人员到一线,下放52项职能到基层,打通服务民生“最后一公里”。
“把优秀党员干部充实到基层一线,直接与群众面对面解难题。”近年来,江口精兵简政下沉机关人员,在乡村基层锻造合格党员。
张新华是县政府办选派到太平镇快场村的“第一书记”,每月虽有几百元生活补贴,但压力可比在机关大。合格不合格,村民说了算。
年终15名村民代表要对张新华打 分,“不合格可不止丢人这么简单。”张新华深有感触地说。德旺社区是该县住建局、供水公司的联系点,2016年8名领导分别联系24户贫困农户,为他们解决资金、技术和发展难题,通过一年的帮扶,脱贫率达80%以上。
“大社区体制”改革只是江口县体制机制创新的一部分。为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江口县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做了配套探索。目前,这种优胜劣汰的干部管理办法已深入人心。3年来,实职领导干部改任非领导和退出实职48人,考核降职4人,申请提前退休12人,辞职、辞退8人,激发了干部工作热情和干部队伍活力。
与此同时,江口县把该放的权放掉、把该管的事管好,权力下沉,将服务百姓的主战场从办公室转移到各种现场。
据该县县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介绍,江口第一招是调整机构体制框架,改善不合理状况,以前基层乡镇人员只占全县总人数的1/3,2/3人员浮在县本级,调整后,倒金字塔成了金字塔;第二招是权力下放,县政府赋予园区和乡镇更大的管理权限,核实用人总量,核定费用,设定考核目标,人员配置由功能区自己定,有力地促进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